加工
秦岭深处飞彩“凤”


山城明月夜  凤县话东岭
凤县,地处秦岭山脉,鸟瞰山城群山环抱、苍穹翠绿、山峦叠嶂、日月争辉,初至凤凰城恰有天生万物、鬼斧神工的人间仙境之感;在这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府邸不远处,古西汉留侯张良增雅居于此。
这里白昼的清馨悠闲与夜晚的星月同辉俨然一副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俯瞰山城月夜,县城主街的群众集体羌族舞在悠扬的民乐伴随下栩栩如生;遥览江泉映月,世界喷泉第一高(水柱最高可达180米以上)让游人目不暇接。
笔者久闻陕西东岭集团的传奇创业史,随曾赴凤翔参观,总觉有走马观花之嫌;不久前有幸亲临陕西东岭锌业(凤县)冶炼园区(以下简称“东岭凤冶”)拜学竖罐炼锌工艺,倍感企业自主创新的佳话名副其实。
如今的东岭凤冶工业园区是凤县原红旗化工厂改建而成,凤冶现有工人2900余人,年产粗锌12万吨,精锌11万吨,全部采用传统竖罐炼锌的工艺技术生产。经过企业近几年的自主改造,电解锌的生产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7.8%。园区受嘉陵江水系限制,凤冶在技改之初便拔掉了两根工业烟筒,主攻二氧化硫到氨气的吸收工艺,努力完成废水环保指标的0排放,采用竖罐炼锌的余热旋涡式发电(建成投产后每小时发电可达13000度),以及炼锌残渣(如:银、铅、铜等副产品)全部采用自主创新技术生产,到最终的水渣投放工业水泥应用,都是东岭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多元素产业,实现工业环保无污染生产第一目标和责任。
今天的东岭人,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创新发展。
 
    长武挥戈立军令  谱写丰碑三百天
东岭凤冶从成立到今天,饱尝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应有元素,这些既是东岭凤冶人的宝贵财富,又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精神食粮,更是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经验。
2007年11月6日,在东岭集团礼堂召开了东岭凤冶锌业10万吨技改工程誓师动员大会。宝鸡市市长王宏、凤县县委书记袁录怀、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副总经理仝明科、冶炼公司总经理孙宏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李长武总指挥宣布了五大工程和旋涡炉工程进度令、结点工期和奖励额等,同时立下军令状:承诺顶风冒雨大干三百天,确保2008年8月8日前技改工程如期完工出,如不能按时完工自愿不拿全年奖金。
经过近半年的大规模、高效率工期进展,2008年6月18日,集团领导明确表态:确保工程如期投产,我们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以李长武总指挥及工程专家、施工单位组成的技改班子同时提出了“大干50天,确保8月8日出锌”的工程口号,凤冶10万吨工程收尾的冲锋集结号正式响起。
他们马不停蹄的完成了B#塔工程、水回收工程、尾吸工程和五大车间的运营投产。科学创造价值,创新催人进取,技改班子和专家从焙烧制酸、调和制团、蒸馏、精馏等车间精心设计,引入全新理念,并抽调企业骨干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培训。同时下决心、下狠心对工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管理等问题该处理的坚决处理,确保“质量如生命”的施工思想。
在指挥部领导、专家、工单位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下,10万吨技改工程的面貌焕然一新,一年前的空旷场地,一年后的厂房林立,截止2008年7月13日开始,5大新系统硫酸、制团、蒸锌、精锌、制气车间均顺利实现点火烘炉,在距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还有6天的时候,生产出的蒸馏锌已乘坐锌包高速列车,在运锌工人的精心操作下,全部安全抵达精锌车间,再由精锌车间承接入库。
备受业界注目的10万吨竖罐炼锌技改项目,在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后,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诺千金”让东岭人给北京奥运会献上了一份践诺的厚礼。
回首看去时,所有的工程建设者都禁不住长嘘了一口气,一颗颗紧张跳动的心慢慢平静下来。近一年的艰辛劳作,终于经受住了意志的考验,实现了与奥运同步的目标,实现了与时间赛跑的诺言。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颂歌,也为东岭集团矗立起了凤城丰碑。
  2009年1月份至6月份,东岭凤冶工业园生产蒸锌35740吨、精锌32718吨、硫酸60990吨,锌超计划完成2124.867吨,硫酸超计划完成3220.235吨。
 
节能创新双刃剑  亦厂亦家做绿化
东岭凤冶技改工程采用先进的竖罐炼锌创新工艺,借助凤县锌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原有年产6万吨锌冶炼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设计总投资9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技改的节能减排及工程环保。
(1)传统与新型生产线共存,技改工程将工艺流程优化,节能减排技术经济指标双丰收。
淘汰落后的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技改后东岭凤冶工业园区新旧两条生产线并列运行,共用SO2烟气尾吸装置,增加水处理系统,利用炼锌废渣和煤气发生炉炉渣中碳燃烧后产生的蒸汽发电,起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和效益双赢的局面。东岭凤冶的发展带动了凤县的矿业开发、铅锌冶炼、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拉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根据工艺特点,东岭凤冶的工艺流程分为:焙烧制酸工艺、调合制团工艺、蒸镏工艺、精馏工艺、煤气工艺、B#塔工艺、公用设施(包括水、电、酸罐、铁路专用线)和节能减排工艺等八项单体生产流程。建成工业园区技术、经济指标均好于之前,总硫利用率大于96%,蒸镏锌能耗比国际1600千克/吨降低了100千克/吨,精馏锌能耗比国标2200千克标煤/吨降低了400千克/吨,精锌的总冶炼回收率达到97.8%,比以前同期提高0.94%;新增的水处理系统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两项定额指标同时突破行业标准,成为内国竖罐炼锌工艺生产航标。
(2)工业共生成为如数家珍的必修课提,环境规划时刻昭示着我们爱护环境。
全世界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的废物,发达经济体中的数据显示每天每人抛弃的固体废物可达1.4公斤。中国到2030年,每年将产生5亿吨固体废物;印度每年也将产生2.5亿吨的固体废物。这样的数据能否惊醒世人,确实值得中国铅锌生产企业为之高度重视,并极力遏制。
东岭凤冶广大员工深刻领悟污染带给自己的痛苦,在工业技改的同时,全员满怀激情,在休息期间刨地挖坑、栽植树木、浇水灌溉,共同用双手栽植着青春、希望的树苗,已成为公司全员行动的坚强基石。2009年工业园区栽种绿树范围广、涉及面大、管理科学,全员动手清理污杂死角,为园区披新装、换新土,大大改观了工业园区的绿化面貌。
走进今天的东岭凤冶工业园区,主干线两侧及周边道路绿化成林,道路两侧的绿竹、三星草等绿荫苗源,大多都是员工们利用业余时间种植的。正所谓:全员参与齐动手,美化园区露笑容!
    
目标求创新  管理出成效
创造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的管理模式,构建企业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节约模式,是东岭凤冶快速发展新利润增长点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铅锌冶炼传统工艺新发展的领军企业,东岭凤冶在取得技改任务果实的同时,不断深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资源循环有效利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东岭凤冶在生产管理中积极推行“目标成本“考核体系,从生产原料到终端产品“零号锌”的出厂,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开展层层把关、层层考核的机制。为了在短期内使生产成本降低到考核标准,东岭凤冶积极鼓励技术研发、工艺创新活动,号召员工积极参加到修旧利废的活动中来,针对这项活动,凤冶制定了《技术创新与合理化建议项目管理办法》,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定期评比奖励。生产车间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创新活动,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层出不穷,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使得各项生产成本指标不断降低。车间班组踊跃进行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现有创新成果不少于50项,有效地确保了生产工艺的经济运行。包装车间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的“班组积分制”、“顶盖检验法”在车间的生产管理、节能降耗方面效果明显。几年来,目标成本考核体系、技术研发及工艺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东岭凤冶节约各项资金约千万元。
东岭凤冶在发展中坚持“生产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步”的原则,注重环保投入、注重清洁生产。企业投入上千万元修建了污水日处理3000吨的大型环保项目,COD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每年可回收废水339万立方米,使清洁生产顺利通过审核认证。
通过《技术创新与合理化建议项目管理办法》的实施,利用科学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炼锌产生的残渣进行发电,很好的实现了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了消除烟尘污染,园区投资建设氨吸收转化装置,使企业真正成为无烟气污染的锌冶炼企业。
 
积跬步成大业  行善小降能耗
早在建厂之初,东岭凤冶就号召全体员工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引导员工从点滴入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件办公用品。
在东岭凤冶员工食堂,利用剩饭剩菜喂养了几十头小猪,既可以让剩饭剩菜有的放矢,减少泔水处理的困难,也更好地解决了员工的食品质量,直接提高了饭菜质量,降低了食堂采购的成本。同时,园区部分照明灯根据需要,由长鸣灯改为声控灯;严格杜绝“电长明、水长流”的浪费现象。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凤冶的点滴善小细节,使之成为节约型企业的靓丽缩影。
借助互联网优势平台,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化方面建立了CIIP(采购)系统、K/3(财务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管理平台系统等,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种资源共享成本的节约,提高了办公效率,推动了企业现代信息化建设。
优化工业生产经济指标:
积极推进原料节约,推行产品零库存;
全面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产品储运损耗;
减少资源配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效能;
加强设备能源管理,建立能耗统计体系;
明确水、电能耗的定额等。
东岭凤冶推行的“以精确化管理为指导,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问责体系,稳步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利润持续增长,各项能耗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逐年呈下降趋势。
 
资本运营游刃有余  企业发展掌控自如
无论是凤冶技改工程,还是创新管理机制,都在不经意间昭示着东岭人干练和胸怀;无论是保护升级,还是节能降耗,都是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配方;无论是淘汰小竖罐,还是改用大竖罐,都是东岭人对自身创新发展责无旁贷的义务。东岭凤冶竖罐炼锌技改项目的建设速度之快,成效之显著可谓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枝独秀。从江南到北国,从东海至西塞,东岭集团由物流入有色,由矿山入冶炼,无一不体现了李黑记董事长、仝明科副董事长及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之门。
东岭集团以环保为企业第一大事,凤冶技改工程为第一重任,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工程建设规律,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质量施工、高效率运行”建设方针,为今天的凤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集团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卓著的丰碑。
科学筹划,科学施工。生产与工程进度两不误,技改和发展交叉互助,管理明确分工,工业循环体系健全。今天的东岭凤冶,精锌废渣料不出厂全部综合处理,环保全面达到国标(GB9078—1996)标准。到2010年,凤冶工业园区将加大循环产业改造计划,进一步把园区的生活用水、雨水收集及废气、废渣等全部回收再利用,最终目标使工业园区所有废水全部达到0排放的指标。
走进东岭凤冶竖罐炼锌的工业园区,一种固有的青春之气扑面而来,创新体系与环保工程的双刃剑催生出竖罐炼锌的楷模风范。究其根源来讲,竖罐炼锌虽是传统工艺技术,只要企业由创新的执着精神,完善的自主研发奖励措施和高标准的自我奋斗价值,就会创造出无数的精彩瞬间,这将成为创造者的豪壮功勋,更有着人性品牌独特的魅力忠魂。
看贯了企业竞争的浮世绘,品谈凤冶创新的原动力。离不开东岭人的浩气磅礴,更不可或缺凤冶人的默默耕耘。
在资本市场和资源战略双向行进的道路上,胜利让东岭人喜笑颜开,偶然的失措让领航人痛心疾首。行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最终谁能成为中国铅锌届的双赢家还不得而知,突然间的市场静默正意味着整装后的蓄势待发。相信:东岭人在得与失的环境中求真务实、创新发展,谱写产业领军企业的时代雄心。
信手拈来,短短数语不能概述东岭凤冶竖罐炼锌的工业强企之路,毕竟工业共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面对的课题。发展与贡献是资源与资本转化过程中的必然法则,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有色金属产业亦然,铅锌冶炼企业亦然,东岭集团(凤冶)亦然。竖罐炼锌技改工程只是东岭凤冶工业共生(循环经济)整体进程中的点滴而已,若要推进企业的绿色生产工程,东岭人要走的路还很远,还很漫长。
 


主办单位:四川中色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251号十一科技广场A座裙楼地上1-3层 邮编:610056   
电话:13301259049 蜀ICP备202200356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207号